球场上的姚明天赋尽显,球场下的姚明魅力四射。场上他吸引了球迷的目光,场下的他依然是众人的焦点,如果说,在球场上,姚明向世界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篮球天赋的话,那球场下的姚明则在用另一种方式诉说着这段东方传奇。
球场之外的姚明不能用分数来衡量,任何对他的赞美都不过分。从姚明第一次出现在休斯顿布什机场的那一刻起,人们就对这个来自东方的2米26的大个子给予了特殊的期待,独特的身份使得他初次亮相就成为了镜头和镁光灯的宠儿。然而面对蜂拥而来的媒体和球迷,初来乍到的姚明则显示出了他场外不同寻常的魅力,这不是一个属于新秀的成熟表现。(姚明采访,视频内容,详见电视节目)
从那一刻起,东方人的谦虚、睿智甚至西方式的幽默都成了对场外姚明形象的最好诠释,每个篮球迷都知道这个来自东方的篮球巨人。尽管他们不熟悉他,但是从休斯顿到纽约、从凤凰城到芝加哥始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见识他,并且毫不吝啬他们的掌声和赞美之辞。
姚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出色,我不是单指他在场上的表现,更重要的是在场外,他的确很有魅力,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。
这是姚明在NBA的第一堂训练课,此时的姚明还显得有些生涩和拘谨,对于NBA的规则和战术还很不适应,甚至在训练中脚踝受伤。然而短短几天后,姚明便已然能适应教练的战术,并且开始为教练出谋划策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和队友们谈笑风生,打成了一片,弗朗西斯、莫布里等球员都成了姚明的好朋友。(采访莫布里,视频内容,详见电视节目)俗话说,入乡随俗,当姚明逐渐适应了NBA比赛的时候,他还必须习惯NBA的文化,无论是参与火箭队的“和我们一起开创大场面的活动”,还是手打太极拳,口说“I love this game”的NBA宣传片,从未接触过这些的姚明都表现出了让美国人惊讶的天赋。就在赛季结束回到上海后,姚明也不忘了关注公益事业,他积极参与到了支持与SARS病毒斗争的活动中来。
“小巨人”登陆NBA后,不仅他个人的运动生涯上了一个台阶的,而且其商业价按照NBA的惯例,姚明作为新秀状元已经获得了一份三年1780万元的合同,我们不妨算上这么一笔帐,如果姚明能保持良好上升势头的话,在新秀赛季结束后,也就是在2005年后,他将得到2000万左右的年薪,假设姚明能打到35岁的话,仅凭工资他就可以得到2亿美元的收入,而这两亿美元,是大约16亿左右的人民币,是几万工人的一年的工业增加值,是几十万农民一年的农业增加值。这些将是其他在海外效力的运动员所望尘莫及的。工资收入已然惊人,然而以“小巨人”当前在球场上的抢眼表现和曝光率的不断增加,广告商已经争先恐后地排队等待,虽然还没有披露姚明广告方面具体的收入数字,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在广告市场上的惊人能量,更何况他还拥有一支专门打造“姚明商业帝国”的姚之队,在为他精心策划。
在姚明自身商业价值得到开发的同时,他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也找到了一座“金矿”。上赛季主场上座率排名联盟倒数第2的火箭队,本赛季主场平均每场增加了2000多名观众,达到了1993年至1995年两个总冠军赛季时的水平。一举窜升到了联盟的第7位。其中,亚裔球迷数量从上赛季的不到5%猛增至今年的12%。而在其他有庞大亚裔群体的都市里,还设立了姚明比赛的套票,连著名的华裔女歌手李汶也被请到了现场为姚明加油。(采访李汶,视频内容,详见电视节目)火箭队不仅因为姚明的到来重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,还直接和一些中国企业达成广告协议,赚取了上百万美元的收入。
在姚明进军NBA后,中国大陆转播NBA赛事的电视频道由过去的4家增加到12家。而且至少有30场火箭队的比赛在中国进行现场直播。2003、2004年,NBA还筹划在中国举办一系列表演赛,NBA商店、餐馆等也将陆续进入中国。同时NBA官方网站还特别增加了中文内容,这不仅方便了中国球迷浏览关于姚明的信息,更使得NBA官方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了40%。作为中国媒体的代表,中国电视产业、报纸、杂志以及IT业当然不会让自己只扮演消费者的角色,随着收视率、点击率和销售量的上扬,广告收益也必然取得了大幅的提高。
[发表评论]

